鉛筆

Post

從真正開始習字之初,大家一定都使用「鉛筆」,等到年紀稍長,學習到重金屬鉛對人體的危害後,有些人會很納悶為什麼我用了「鉛筆」這麼久,甚至於到現在仍然使用著;事實上鉛筆並沒有含金屬鉛,那為何叫做鉛筆呢?它到底是有著什麼組成呢?就讓我們真正來認識一下鉛筆吧!

會將書寫的工具與元素鉛連結在一起,要推溯至古羅馬帝國,當時利用鉛棒做為書寫的工具,因為鉛棒在紙張上書寫時會留下灰色的痕跡。1564年,在英國Borrowdale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石,用於書寫上非常的方便有用,這物質最早被稱為「黑鉛(black lead)」,直在1879年瑞典化學家Carl Scheele證實其為碳的一種形態,隨後命名為石墨(Graphite)(1)

最初由Borrowdale 用於書寫的石墨是塊狀的,人們稱之為marking stone,後來為了便於書寫才將石墨製成條狀,因為石墨本質易碎,在書寫上有些許的不方便,人們想了一些方法加以強化,最初使用彈簧將石墨棒纏繞,當石墨被使用磨光後,再展開彈簧。最後,石墨棒被兩塊硬木板而緊固或將石墨棒插入中空的木塊中,這也就是鉛筆的雛型了。

1975年法國科學家Nicoles-Jaques Conte發明了將石墨與黏土及水混合後用於製造鉛筆,迄今仍被廣泛地使用。現代的鉛筆製造,先將石墨與黏土混合後,攪碎成粉末狀,再添加水攪成灰色爛泥般,經過數天的混合與乾燥,再次攪碎後與水混合製成糊狀物,此糊狀物壓擠入一金屬管後就形成棒狀了;再將棒狀物切割成適當長度後,置於1000℃的高溫爐加熱直至變成光滑且硬,就是鉛筆的筆芯了。不同的石墨與黏土比例會使得鉛筆具有不同的硬度,若黏土含量愈高,硬度就愈大。

如果說石墨曾經名列不可或缺的高科技用品清單榜首,你或許會十分驚訝。事實上,構造簡單的鉛筆甚至曾被認為是戰略軍事物資而禁止出口。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我們每次用鉛筆畫線時,紙上的線條中就有目前在物理學和奈米科技上最熱門的新材料:石墨薄膜(graphene)(3)

1. graphite源自希臘文graphein,意指”用於書寫”。

2. Chemistry,7th ed,Zumdahl,2009.

3. 延伸閱讀:科學人2008年第755月號

很多人誤以為自動鉛筆的筆芯只是鉛筆筆芯做細一點而已,其實這是不對的。自動鉛筆的筆芯不一樣喔!它是由石墨和合成樹脂為原料,充份混合的原料經由細小的噴嘴擠壓出棒狀後,樹脂的分子會具有統一的方向,並提高彎曲的強度與韌度,再以1000℃的高溫煅燒製成。